调查1
老年旅友岛城约有13万
“帮我看一下,重阳节有没有到上海、杭州的适合老年人的旅游团?”13日中午,在半岛都市国际旅行社业务大厅,市民刘洋正在打听外出旅游线路,重阳节就要到了,他想让父母一起出远门逛逛。据旅行社工作人员透露,重阳节前后岛城将迎来一个黄金周后错峰出游高峰,其中老年人占了整个出游大军的近七成,年龄主要分布在55岁至70岁之间。
来自岛城各大旅行社的统计显示,如今儿女送父母去旅游越来越流行,老年人在旅游市场中占据的份额也越来越大,现已占到整个市场的五成左右。“老年人现在是我们的主要客户之一,像台湾游,95% 以上的游客都是老年人。”中国国旅(青岛)公民旅游总监沈建桐告诉记者。港中旅国际(山东)出境中心总经理程晶也认为,老年游客市场将是未来旅行社掘金的主要空间之一。
“莫道七十古来稀,别说花甲步履艰;我们老乐大家庭,人人体健心益宽……”这是“老乐”旅友俱乐部的“会歌”。2009年6月,一名72岁的退休老教师发起成立了“老乐”旅友俱乐部,现在会员已有150多人了,一年多来集体出游20多次,足迹遍及呼伦贝尔大草原、承德避暑山庄、黄山、婺源、云台山、敦煌等地。
据青岛市老年学会副会长、老年旅游委员会主任刁学明介绍,青岛市共有60岁以上老人130余万,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7%以上,而且每年以3%至5% 的幅度递增。“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老年旅游市场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商机。”刁学明说,市老年旅游委员会做过一个统计,老年人中经常旅游的能占到10%左右,也就是说每10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是旅友,这样算下来,整个青岛市大约有13万名老年旅友。
调查2
多收老人钱旅行社有苦衷?
老年人已成为旅游消费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,但其经济实力显然不能与中青年人相比,遗憾的是,不少旅行社偏偏“看人报价”,对老年人参团旅游额外收取附加费,这是为什么?记者调查后发现,旅行社“看人报价”的主要原因,是老人出游购买力低、难给旅行社带来收入造成的,另外老年人出游安全风险大等也是原因之一。
13日上午,记者以游客的身份,假称要陪63岁的老人外出旅游,想选一条“澳大利亚、新西兰12日游”线路。记者先后走访了12家信誉较好的国际旅行社,包括青岛海天国旅、青岛中青旅、中国国旅(青岛)、青铁国旅、中旅总社(青岛)、港中旅国际(山东)等。结果发现,“澳大利亚、新西兰12日游”的报价都在每人9600元左右,但旅行社一听说游客中有老年人,都会再报出一个收费更高一些的老年人价格。
在记者的追问之下,某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也直言不讳:因为“60岁以上老年人消费水平低”,多收的那部分钱就是老人的“附加费”,收取金额大小不等,可分为 3000元、3500元、4000元三等。
除了对60岁以上老年人收取附加费外,旅行社还普遍对23岁以下的年轻人收取金额不等的附加费;此外,还有部分旅行社针对教师、律师、记者等游客收取附加费用。对此,青岛一家知名旅行社的李经理坦言,收取附加费的线路多是购物观光线路或者特价线路。由于这些线路出行成本已经被压得很低,赚钱渠道主要来自于游客在国外的购物需求,而老人和孩子消费能力较低,收取附加费是弥补旅行社利润的唯一办法。
另外,由于不少老年人身体素质差,旅行社承担的风险也比常规游客要大很多;还有旅行社反映,老年人遇到事情容易较真,旅行社处理起来也很耗费时间,这也是收取老年人附加费的原因之一。
调查3
查禁附加费究竟有多难
以老年人、青少年消费水平不高为由,向这部分游客收取高昂的附加费是旅游业的“潜规则”。针对这个“潜规则”,国家、省、市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多次叫停,然而效果欠佳。
去年5月份,国家旅游局发布的《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》明确规定:同一旅游团队中,旅行社不得因为旅游者存在年龄或者职业上的差异,提出与其他旅游者不同的合同事项,如附加收费等;今年6月1日,国家旅游局质量监督管理所发布了《不能让老人和孩子成为旅行社附加费“潜规则”的受害者》第三号旅游服务警示,再次严厉叫停附加费。
针对旅游主管部门的多次警告,旅行社却依旧“下有对策”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目前很多旅行社不再使用“附加费”这一称呼,而是把相关费用归到团费里。旅行社和老年游客签订的合同中,也都对附加费进行规避,合同中均有“游客自愿”或者“主动提出”等规避相关法规的字眼。还有一些旅行社在对外报价时,报出的是老年人加上附加费的价格,但在后面的操作中,采取优惠的方式,对常规游客返还部分费用,而对老年人却不会返还。
旅行社收取附加费的问题,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收到过不少投诉,但因为投诉者提供的合同中已经明确了“游客自愿”,而且还签了字画了押,真正处理起来很难取证。